民眾對首相問答環節的失望導致議長約翰·伯考與黨內領導人就改革問題進行磋商。作為每年一次的公眾參與調查的一部分,英國漢莎德學會向焦點小組詢問了他們對首相問答活動的看法。近一半的人表示,這次活動“太吵鬧,太過激進”,與認為議員行為不專業的人數比例相同。同時,33% 比 27% 的大多數人表示,這讓他們對政治失去了興趣。只有 12% 的人表示這讓他們「為我們的議會感到自豪」。
約翰·伯考。作者:John Bercow 辦公室 CC-BY-SA-3.0
副首相剋萊格和工黨領袖艾德·米利班德都認為,這種叫囂和尖叫會給政治和政客帶來壞名聲。
那麼,如果政客們多一點傾聽對方的意見、少一點互相叫喊,會有幫助嗎?首相問答會既是最受關注的議會活動,也是最不受尊重的議會活動,這一事實意義重大。毫無疑問,我們觀看這部電影正是因為我們喜歡其中的叫喊和咆哮,也總是有可能對戰鬥人員中某個人巧妙的文字遊戲表示欽佩。議會小品作家幾乎總是根據哪一方領導人在妙語和反駁方面勝過對方來判斷首相問答集的獲勝者 — — 而很少根據政治實質。
因此這幾乎不是一個能提供資訊的機會。事實上,漢莎德的受訪者主要抱怨的是問題都是照本宣科,而且有太多故意設計的問題而誠實的回答太少。
不過,再一次,這也許沒有切中要點。有些人會說,文明而嚴肅的政治工作是在委員會會議室的幕後進行的,在那裡,黨派忠誠度不太明顯,而且經常進行深思熟慮的辯論。因此,總理問答會只佔用了議會極少的時間,而且,政黨領導人之間有時在周三發生的激烈爭論,與我們在議會委員會中看到的禮貌的意見交流一樣,也是政治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分歧,政治又會如何呢?這根本就是政治嗎?
但是表達不同意的方式有很多種,而且有些方式可能會產生排他性。約翰 中國新聞 伯考 (John Bercow) 提出的觀點之一是,女性離開下議院的部分原因是下議院的辯論方式不當。
戴維·卡梅倫
戴維·卡梅倫。世界經濟論壇/Moritz Hager (Flickr) CC-BY-SA-2.0
事實上,儘管在日常對話中,良好的傾聽備受推崇,但在我們所知的民主的政治對話中,它幾乎完全被忽視了。雖然首相問答環節顯示政客們並不總是善於傾聽彼此的意見,但他們在傾聽公眾意見方面也做得併不好。政治家們本能地知道,在民主國家,傾聽民意對於合法性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麼當他們遇到麻煩時,他們會傾聽並發起“大對話”,就像托尼布萊爾在 2003 年底發起的對話一樣,當時距離百萬人反對伊拉克戰爭的遊行僅過去了幾個月。
但是,如果一個政府認真傾聽民意並改變主意,難道不會被指控犯下終極政治罪行——政策大轉變嗎? 2012年,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宣布了英國中學教育的一些重大改革,包括恢復舊式評估制度。隨後在2013年2月,他突然宣布這些變化根本不會實現。正如所料,反對黨發言人稱這是一次「屈辱的讓步」。同樣可以預見的是,戈夫的支持者也打出了傾聽牌,尼克·克萊格曾熱情洋溢地表示:“如果你已經決定了最後要做什麼,那麼進行磋商就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