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无法访问本地图书馆,自由译者转向互联网档案馆

Sharing knowledge to enhance japan database performance and growth.
Post Reply
shukla7789
Posts: 1324
Joined: Tue Dec 24, 2024 4:26 am

由于无法访问本地图书馆,自由译者转向互联网档案馆

Post by shukla7789 »

Graeme Currie,自由译者兼编辑。图片来源:gcurrie.de
格雷姆·柯里 (Graeme Currie)在大学工作时,经常去校园图书馆进行研究,并经常在书架前流连忘返,欣赏馆藏书籍。

如今,作为一名在德国汉堡附近小镇远程工作的自由译员兼编辑,柯里无法获得同样的访问权限。由于没有机构隶属,他的工作只能依靠互联网档案馆的资料。

“它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有时,这是我找到所需资料 海外数据 的唯一途径,”51岁的苏格兰人柯里说道。“对于那些在家工作、附近没有图书馆、使用冷门资料库和绝版书籍的自由职业者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互联网档案馆。”

Currie 第一次听说 Wayback Machine 是在 21 世纪初,当时他把它当作一种查看网站变化的工具。后来,他发现了互联网档案馆提供的其他服务,包括音频和图书库。

“对于那些在家工作、附近没有图书馆、使用不知名来源和绝版书籍的自由职业者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互联网档案馆。”

Graeme Currie,自由译者兼编辑
Currie 说,在编辑和翻译德语到英语的学术书籍时,他经常需要核对书籍的引文——查找页码并核实段落。虚拟馆藏对他研究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一系列主题很有帮助。Currie 说,他借阅了与哲学、犯罪学和全球城市史相关的书籍,包括西西里岛早期旅游业的历史。

Currie 表示,许多书籍不仅难以找到,而且从物流角度来看,获取它们也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互联网档案馆,Currie 说,他将不得不等待数周才能获得馆际互借服务,或者尝试联系书籍作者,但作者通常都联系不上。

“如果没有虚拟图书馆,我根本无法工作,”从事自由职业大约五年的柯里说道。“互联网档案馆就像在你的桌面上拥有一个大学图书馆。”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