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對比不僅在於後者往往武

Sharing knowledge to enhance japan database performance and growth.
Post Reply
Bappy10
Posts: 283
Joined: Sun Dec 22, 2024 3:33 am

明的對比不僅在於後者往往武

Post by Bappy10 »

如果說烏克蘭是一個政局不穩的火藥桶,那麼其東部俄語地區的局勢就更加危險:一個浸滿伏特加的火藥桶。撇開抱負和效忠,基輔獨立廣場上的親歐抗議活動與東部地區親俄、反獨立廣場的抗議活動之間最鮮裝起來並強行佔領政府大樓(而不是在政府大樓外抗議),而且他們更有可能醉酒鬧事,這使局勢更加動盪。

尤其是在革命期間,伏特加和 AK-47 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尤其是在俄羅斯和烏克蘭。

在烏克蘭東南部頓巴斯地區,人們都在討論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之間的民族、語言和文化聯繫,而酗酒文化似乎太過陳腔濫調,不值得提及;但或許它很好地解釋了烏克蘭東西部不同的政治軌跡。

作者 Andreas Argirakis,CC BY-SA 3.0,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 Andreas Argirakis,CC BY-SA 3.0,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如今,俄羅斯和烏克蘭始終位居世界飲酒最嚴重的國家之列。與適度飲用葡萄酒和啤酒的國家不同,他們還擁有“傳統伏特加飲用文化”,其特點是醉酒、狂飲烈酒,以及對由此導致的公共醉酒的普遍接受。這些模式並非根植於俄羅斯人或 数据库到数据 烏克蘭人的 DNA 中。相反,它們是俄羅斯帝國及其繼承者蘇聯數百年專制統治的產物,這兩個政權都利用伏特加來敗壞社會,損害國家利益。不幸的是,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作為這些帝國的一部分所共同經歷的革命經歷——最顯著的是在 1917 年和 1991 年——都受到酒精的嚴重影響,其情況與烏克蘭目前的情況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 * *

全面戰爭已經進行了三年,前線士兵大批逃兵,1917 年初,沙皇尼古拉二世迅速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當尼可拉斯聽說他的軍隊不再服從命令(包括向街頭抗議的手無寸鐵的平民開槍)時,他匆忙從前線返回彼得格勒,重新奪回控制權。他最終沒有成功。 1917 年二月革命中,叛亂士兵和鐵路工人攔截了他的火車,迫使沙皇退位。
Post Reply